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大学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既是知识传播的殿堂,也是塑造品格、启迪智慧的精神家园。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科学家精神、实践能力和笃行意志在学生成长中深度融合,营造积极探索、敢为人先、善于合作、学习强国的浓厚励学氛围,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推广与创新,于提振学风建设中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引导学生积极融入服务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新疆、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根据学院党委安排,我院于2025年4月16日20:30组织开展关于2025年学风建设总结暨“东方证券公益奖助学金”表彰大会,对在2024年中获得“东方证券公益奖助学金”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进行表彰奖励。200余名大二、大三有升学意向的学生作为观众全程参加了本次大会。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志栋老师主持。

此次表彰大会旨在总结我院2024年学风建设成果,明晰我院本科生教育教学发展方向,树立榜样示范,激发学生学业发展主观能动性。会议共计六部分内容,首先由主持人马志栋副书记介绍参会嘉宾,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大会拉开序幕。马志栋副书记简单介绍了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背景,并对公司近年来对我院的资助情况进行了简要说明,为会议召开开篇引言。紧接着,全体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东方证券领导讲话视频,视频中,东方证券对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对获奖学生表示了期许,对与我院3载合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激励大家明确目标、提升专业素养,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会议第三项由马晓东副院长、李迎雪副院长、周建力副院长3位领导分别宣读2024年度荣获太阳集团官网“东方证券公益奖助学金”本科生组、研究生组获奖名单。在庄重而昂扬的乐曲声中,获奖学子步履从容地登上主席台,双手接过镌刻荣誉的证书。领导们也向每位获奖者致以热烈祝贺,勉励其以奖助学金为契机,切实改善学习生活条件,在求知征程中永葆探索热忱,以更加饱满的励学精神深耕专业领域,在时代浪潮中书写奋斗华章。

会议第四项由研究生获奖代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2024级1班博士生周晋楠发言。周晋楠同学向学院、导师、企业表达了感谢,随后结合自身学习经验,分享了高效学习的方法和科研道路的心路历程,周晋楠同学表示要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预习和复习,并通过线上课程拓展知识边界。周晋楠认为学术研究不仅需要深耕理论的勇气,更需要有回应社会需求的担当。东方证券的公益善举,使我院学子切实感受到企业与高校共育人才的温度,也激励本人以更坚定的脚步践行经世致用的学科理念。

会议第五项,由学院院长吕雁琴老师做加强学院学风建设讲话及宣读“考研护航行动”实施方案。吕院长首先对40名获得2024年东方证券公益奖助学金的本科生、研究生再次表示了祝贺,接着系统阐述了学风建设对学院发展的核心作用,回顾了学校和学院近年来在促进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对学院2024年度在学风建设中取得的荣誉表示了肯定,对学院现阶段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着重以考研目标院校专业选择和太阳集团官网硕士研究生培养平台优势为切入点向与会学生讲解了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的道理,引导同学们积极报考本校研究生,抓住太阳集团官网“双一流”高校平台优势和新疆新西部大开发政策契机,在新疆的广袤大地上建功立业,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吕院长最后寄语师生:教师需以教学改革践行育人使命,学生当以远大志向引领学术精进,以创新思维突破学科边界,以学术规范筑牢成长基石,在知行合一中实现个人价值与学院发展的同频共振。吕院长要求与会本科生勇敢跳出舒适圈,早早确定考研目标,把对备战考研作为修正人生航向、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契机,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他律转变为自律。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做脚踏实地的实干家,敢做敢为,善作善成。
会议最后,全体院领导与获奖学生合影留念,关于2025年学风建设总结暨“东方证券公益奖助学金”表彰大会在热烈氛围中圆满落幕。此次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学院育人体系的持续完善。学院期望全体学子以榜样力量为精神坐标,在未来学习生活中以奖助学金获得者为标杆,汲取他们专注学术的钻研精神,传承他们攻坚克难的实践智慧,涵养他们追求卓越的创新品格。让榜样的光芒穿透日常琐碎,在专业精进中锤炼意志,在学术攀登中砥砺品格,将青春热血注入知识高峰的征途,以实际行动诠释“学无止境、追求卓越”的时代担当。

参会全体师生一致表示,将以本次学风建设大会为全新起点,以学术精进为笔、以品格塑造为墨,在严谨治学与勇于创新中凝聚“立德树人”的强大力量,为学院建设注入青春动能,让个人成长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在服务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经管学子的时代答卷。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夯实学风制度建设和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班干部的协同育人作用,依托“考研护航行动”实施方案,分年级分专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助研活动,在激发学生考研(保研)意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习习惯和科学方法的养成,从思想上渴望升学,从行动上督促引导,让学院师生在共同奔赴中凝聚思想共识,深化情感互信,强化沟通交流,成就育人使命。